2014报关员考试综合知识模拟试题

上传用户200: jingjing分享721

2015辽宁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5.2学生

第二节 学生

  学生是教育过程和教学过程的构成要素之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
  一、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客体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在教师引导下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受教育者,是教师教育劳动的对象。教师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把社会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部需要,使学生从已有发展水平向新的发展水平转化。从这一角度讲,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是被改造、被加工的对象,是处于一种客体的地位,作为客体的学生是构成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教师采取的一切教育措施都是为了作用于教育客体——学生。教师的教育效果、成败只能从教育客体——学生身上得到检验,没有学生,教育成果就无法体现。
  (二)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育理论上,有相当一段时间不承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对立起来,认为教师既然起主导作用,居于主导地位,那么学生就只能处于被动的地位,这是一种错误的理解。学生的学习确实是在教师领导下进行的,但是教师教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获得教的效果?教的效果又如何体现?整个教育活动成败的标志是什么?应该说,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学生有所学,教是为学服务的,为学而存在的。教育者所追求的目标和结果都是为了根据社会和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使学生个体社会化,成为社会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可见,目标和结果都是由学所体现的。教为学服务是在首先肯定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客体的前提下,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主人。教育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人,他始终是教育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他在任何时候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都是能动的,教师不能将自己的知识、观点移植给学生。学生对教师的教育影响能否接受,接受多少,总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作出选择,并通过自身的内部矛盾斗争作出相应的反应。教师无论是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学生的知识、智力,或是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情感、意志,都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活动,也都需要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育对象这种主体与客体的属性是对立统一的,它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它们在教育过程中从属不同的范畴,起着不同的作用。只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做到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既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客体,又不断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要求,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排斥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相反,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和不断增长,正是教师正确启发诱导的结果。同时,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方向和水平,也有赖于教师的教育和培养。所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的结合,是教育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

关注求学快递网教师资格证专题,带您了解最新的2015年中学教育学考试报名入口中学教育学考试试卷|真题下载中学教育学历年试题及参考答案中学教育学历年模拟试题及答案让你轻松备考教师证考试!

二、当代学生的特点
  所谓当代的学生是指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在校学生。与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他们的父母相比,这一代学生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是时代烙下的印记,并非孩子有什么特别。当代的学生,仅仅和他们的父母同龄时期相比就已经有着很大的不同了,我们必须对这个时代的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关于当代学生的时代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认识:
  (一)主体意识增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思想获得了很大的解放,可以说,中国在整体上要比改革开放前开放得多,自由得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生长在80年代的儿童的主体性有了很大的增强,所谓主体性主要指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
  1.自主性。自主性是个体在对象性的活动中的地位问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个体对于自己的活动具有支配和控制的权利和能力。学生的自主性首先是它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的学习态度,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学习文化知识,把课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其次是学生有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可以重复发挥自己的潜力去主动学习。学生的自主性是发挥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前提。
  2.能动性。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能动性是他与外界,包括教育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主要表现为学生不是单纯受制于教育活动本身和教师被动地学习,而是能够自觉地认识到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并积极地配合教育者的施教活动,主动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另外,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经验结构去主动探求外界的一切,具体地说就是学生具有跳出教师的引导和管理的内在要求,主动探索学习的内容、方法和途径,通过自主的选择来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途径和方法。能动性是学生对教育现实的选择,是其主体性形成的必要前提。
  3.创造性。创造性也称创造能力,是指人具有制造创造性的社会价值的产品,萌发新设想、提出新观念或对问题作出独特解答的能力。学生的创造性是在吸纳和融会优秀文化基础之上,具有的一种能“创造”新文化、新知识、新产品的能力。可以说,每一个学生都有这种创造性的品质,是否能表现出来就看他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或是哪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创造性是学生对现实性的超越,是学生主体性的最高表现。
  当代的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容易受老师和父母的左右。他们已开始不再满足于只听别人的答案,而试图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去找寻自己的答案,这是学习化社会中非常可贵的一种心理品质。
  北京某大学附小的一位具有30年教龄的老教师给《教育报》写了一篇文章——《现在的孩子真的很难教》。这位老教师有这样的表述:“回忆我刚参加工作时,学生大多比较听话,能配合老师的工作,上学不迟到、不早退,上课专心听讲,放学后能主动帮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从这位老教师的表述中,我们看到,这位老教师说学生不好教,就是因为学生不听话,把“听话”与“不听话”作为了现在的学生和过去的学生之间的不同。
  (二)信息获取方式多样
  当代学生已不再单一地从教师和课堂上获得信息了。教师的知识权威地位已经动摇,书本也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媒体的发展,使学生可以从电视、广播、光碟、报刊、图书中获得知识和信息,互联网更是使学生坐在家中就可以知道天下事。因此,在美国当代学生被称为“网上一代”,他们是伴随着数字和互联网成长的一代。我国刚刚开始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电脑的普及率还不是很高,因此,不能说他们就是“网上一代”。不过,与他们的父母相比,他们在学校比他们的父母接受技术早和快,可以说,他们已经具有网络时代人的特点。
  两代人之间,隔着互联网产生了很多的矛盾,师长们视网络如大敌,仿佛那是一个神秘而莫测的世界。其实,网络世界是无法抵挡的,不应该控制学生接触网络。教师必须也能进入网络世界,使学校的学习生活也能与网络世界连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和学生的生活世界连接。
  (三)受多元文化冲击较大
  改革开放和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特点,决定当代学生受到的是多元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尽管学校进行的是正统的主流文化教育,但是已经不可能让学生只是接受一种文化的影响了。特别是新的事物,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对学生都极具吸引力和影响力。当然,他们也困惑、迷茫,因此也就处于矛盾和冲突之中,这个时代的学生需要在价值观上得到及时引导。单一的价值观已经无法让学生信服,只有通过引导、澄清,让学生学会价值判断才最现实。
  现在,家长、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更多的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冲突,学生不能接受权威和强迫式的教育,他们需要在尊重、理解的前提之下的引导和讨论。
  (四)受同辈群体影响较大
  同辈群体是指由地位相同的人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同辈群体的成员一般在家庭背景、年龄、特点、爱好等方面比较接近。他们时常聚在一起,彼此间有很大的影响。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和沟通的方式。他们在同辈群体中学习与人交往的方式,尽情地表现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施展自己的才华。有很多家长发现他们的孩子在家里和家外的表现完全不同,儿童把自己在同辈群体中的地位和得到的评价看得非常重要。在同辈群体中个体的地位和得到的评价对孩子来说是极其重要的,而且这也是他们形成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基础。
  现代的家庭独生子女居多,没有了过去兄弟姐妹作为玩伴的优厚条件,他们的视角就不得不投向外界。他们在与同伴交往中学会了合作与宽容、规则与纪律、竞争与忍让等,也体验到了同情、关心、喜爱等情感因素。
求学快递网教师资格证专题的小编们根据网民搜索习惯,第一时间公布了2015年教师证考试报名时间2015年教师证报考条件2015年教师证考试历年真题2015年教师证面试指导2015年普通话考试历年真题及模拟试题等最新的考试资讯,为方便您随时了解教师证相关考试信息,请收藏求学快递网教师资格证专题

 

预约报名

真实姓名: *
报读人数:  人 *
手机号码: *
QQ或MSN:
所在地区: *
学员留言:
* 温馨提示:如果24小时内没有与您回复请直接电话联系学校,以免耽误您的报名!

相关推荐